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國立羅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

歡迎光臨羅東高工網站

首頁 > 計畫簡介

計畫簡介

一、學校現況分析與自我診斷

為了達到優質精進之目的,藉由技職大學校院協助高職提升師資、課程和設備等資源,有效落實校際間、學科或群系科的資源共享,促進學生生涯和進路發展,以達到無縫銜接的目標。茲參考評鑑現況、優質化、均質化、策略聯盟及教育資源現況,就地理環境、學校規模、硬體設備、師資結構、學生素質、家長參與、行政人員、鄰近產業、地方資源、社區參與等,進行自我診斷分析並做為優質精進之準備:

因素

優勢(S)

劣勢(W)

機會(O)

威脅(T)

策略(S)

1.本縣以宜蘭市、羅東鎮為雙子城市發展,教育、人文、商業、政治等活動大致集中。

2.學校距離羅東鎮中心約3公里、羅東火車站約3.5公里、北宜高速公路5.5公里交通便利。

3.學校位於羅東近郊,交通機能良好,有利學生上下學。

1.宜蘭地區整體工業環境發展較弱,以觀光、農業為主,工業人才就業機會之提供較少。

2.早期地域封閉,形成對外文化刺激較缺乏,新科技資訊資訊相對較不易獲取。

1.北宜高速公路通車,交通問題改善,人口逐漸回流,有助於宜蘭地區整體之工商發展。

2.交通改善逐漸提供更多交流機會,加以資訊網路發達,文化刺激、新科技知識能由虛擬雲端技巧取得。

1.產業移入仍不明顯,復有產業西移潮流,就業、實習機會仍有賴外求。

2.光電綠能引入宜蘭伊始,學校技職課程面臨轉型,發展校本課程符應產業需求,並追上產業腳步,克不容緩。

1.與臨近大專院校建立合作關係,善用本校地理、交通等優勢,提升本校辦學績效。

2.辦理學生專車,使學生上、下學交通沒問題。

1.專注工業類科宜蘭地區唯一工職學校,建校迄今40年,校友分佈社會各階層,對宜蘭地區工商發展,頗多貢獻。

2.日校計設七科(四群),36班,另設綜合職能科(特教班)3班、實用技能學程(汽修、機工科)3班,合計42班,規模適中。

3.進修學校設核定班3班。

1.社會多元發展及技術生命週期縮短,使得學習能力培養、行業轉換能力的增強及基礎學科能力的紮根,變得比技術專精的養成更為重要,單純的技能恐無法滿足社會、職場多元需求。

2.出生率逐年降低,學齡人口遞減,各科招生量雖無立即危機,但量的問題,會造成質的改變,學生程度恐每下愈況。

1.延續高中職社區化,參與均質化方案,爭取優質化輔助方案,推動國中畢業生就近就讀適性學習社區,並積極與各國中建立夥伴關係。

2.技職教育日受重視,不論升學管道擴大、證照制度健全,適足發揮本校優勢,爭取社區認同,吸引優秀學生入學。

3.地區綠能光電產業方興,各職科教師正突破窼臼,結合產學資源、評估產業需求,調整課程,發展校本特色。

1.囿於宜蘭地區國中端師長高職認同度仍較低於高中,刻板印象深化待宣導突破。

2.證照制度雖漸受重視,實質就業效益仍有賴提倡,職類轉亦需進一步規劃,預籌設備經費。

4.宜蘭地區友校均積極戮力辦學,建立各校發展特色,基於市場機制、招生考量,形成良性競合。

 

 

1.發展學校及各科特色,強化技能證照取得,技藝競賽獲獎,形成誘因吸引學生及家長認同本校。

2.緊密結合社區國中,透過適性輔導課程、職業探索、職涯試探增加互動,增加國中師生對本校辦學績效的認識。

3.強化招生宣導策略,穩定招生來源。

1.新建校園98年落成,學校整體環境、教學硬體新穎齊全。

2.各科之實習工廠硬體逐年更新、充實。

2.具有多種職類之乙丙合格技檢場地,為宜蘭地區技能檢定之重要場地。

3.一般教室、學科專科教室建置完善,數位化、冷氣化,學生學習環優良。

1.資本門預算短絀,資訊科技及綠能學設施昂貴,教學儀器、實習設備無法即時更新,跟進產業需求。

2.工業類科機具設備維修及耗材貴,經常門緊縮,維修費用亦成負擔。

1.透過課堂,加強學生設備維護概念宣導,提升設備妥善率。

2.建置產學合作平台,安排學生到業界實習,充份運用業界設備資源。

3.尋求業界資源,提供設備支援本校專業類科教學。

4.有效整合各科電腦教室、實習工場、教室區等之空間及設備,及利用,以提昇使用率。

1.基礎工業設備投資昂貴,政府財政困難,經費短絀,教學設備不易更新,易產生發展瓶頸。

2.進階實習教學設備增購困難,教學成效不易彰顯。

1.訂定校務發展計畫,分為近期、中期、長期計畫,逐年編列預算增購教學設備或汰舊換新。

2.強化技職策略聯盟,藉助科技校院的設備,增廣學生見聞。

3.積極爭取經費,充實教學設備。

1.本校教師均為合格教師,並積極鼓勵教師參與各項進修與研習活動,進行專題研究,以充實本職學能及取得第二專長。

2.平均年齡年輕化,教師進修研習意願高。

3.擁有第二專長、碩士學位及乙級證照教師百分比逐年提升。

1.部分教師兼授日校與夜校課程,教學時數過長,負擔較重,又影響教學品質之虞。

2.教師角色功能未能配合高等技職教育及基礎教育之轉變而迅速調整。

1.積極鼓勵教師利用課餘時間進修,取得碩士學位或第二專長,以便因應未來需求。

2.規劃建立教學品保系統,強調學習過程管控與預防,提昇教學品質。

1.部份類科,學生不及格人數較多,教師需利用課餘及假日時間,開設重補修課程,加遽授課負擔。

2.職校教師亟待以宏觀角度,建立新思維,凝聚共識,以尋求學校永續發展。

1.辦理教師專業研習,鼓勵教師跨領域結合團隊,共同研究教材教法,以增進自我成長。

2.推展三師教學策略,共同激發教學能量,強化教學品質。

1.學生來源以溪南地區較多,尚稱純樸,可塑性高。

2.學生具強烈升學意願,升學進路通暢,升學率逐年提昇,可吸引優秀學子就讀。

3.本校四技二專升學率、乙丙級在校生檢定合格率,逐年提高,增進學生之信心,新生入學成績逐年提高。

1.學生入學程度參差,基礎學科能力差異過大,加以自信心較不足,學習意願與學習成就有待加強。

2.學生數理、人文素養與外語能力較弱,影響未來升讀進修及就業準備競爭力。

3.工業類科學生做為文化人的氣質較淡薄,有待開發。

4.學生品德教育仍有成長空間,生活輔導吃重,影響學習成效的提升。

1.協助學生擁有畢業證書及技術證照,繼續升讀技職校院。

2.有生涯規劃理念之學生漸多,可加強升學宣導及就業輔導,協助學生自我實現。

3.實施早讀英文廣播課程、國英文抽背、聯合模擬考、英文單字競試及英聽測驗等,強化學生學習動機,提振學習成效。

4.加強學生繼續進修的能力,提昇學生附加價值及競爭力,以促進生涯發展。

1.宜蘭地區高中職分流明顯,以普通高中為優先選擇,職校為次,致使本校招生素質逐年下降。

2.學生雖有升學意願,卻無讀書計劃與行動,升學輔導工作,有再加強之必要。

3.學生程度落差較大,高低科入學平均pr71~47,教學兼顧落差學生學習困仕度頗高。

4.學生多元才能發揮空間有限,藝文氣息較弱。

1.推動提升學生基礎學科能力教學,辦理輔導課、增廣教學、補救教學。

2.營造英語學習環境,提升學生英文能力。

3.推動提升學生技能計畫,輔導參與技能檢定、技藝競賽。

4.推動提升學生創造發明能力。

5.推動專題製作,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。

6.推動提升學生閱讀能力,鼓勵參與讀書心得、小論文或專題比賽。

7.強化學生生活教育、品德教育,培養學生多元學習,讓社區民眾肯定本校學生校內外表現。

8.透過各項藝文活動陶冶,增廣視野且較具人文藝術素養。

1.家長會組織健全,熱心參與並支持學校校務發展。

2.親職座談會家長出席踴躍,關心並支持學校辦學,係學校進步動力。

3教育基金會、家長會熱心參與校方辦理之活動,與校方互動密切。

1.學生家長社經地位不高,家長學歷高中職(含國中)以下,達92%以上,遠高於縣內高中比例。

2.因工作忙碌,家長普對子女的關心較不足,給予子女的學習指導較少,文化刺激較為薄弱。

 

1.家長會、教育基金會及校友會等,提供獎金獎勵教師專題研究、指導學生校外競賽等,激勵教師士氣。

2.家長會、育基金會校友會協力支援清寒學生午餐。

1.農、勞工階層家長較多,家長忙於(含外地)工作或失業,生活負擔沈重,無心關心子女學習狀況。

2.單親家庭、隔代教養及低收入戶等日漸增多,學生輔導亟需加強、以便發揮輔導功能。

3.少數家長對學校或學生課業不甚了解。

1.強化親師溝通平台,增加家長對學校整體政策的認知。

2.學校辦理活動邀請家長參與,藉由良性互動促進學校進步。

3.健全家長會、教育基金會及校友會組織。

1.行政人員素質高,富職業素養,具行政倫理。

2.行政人員,均恪遵行政程序法,依法行政。

3.各處室均已電腦化,縮短作業時程,提昇行政效率。

1.創新力有待加強。

2.固守本職,部份工作勞逸不均,影響兼職士氣。

3.標準化作業流程,亟待建立。

4.部份處室行政業務負擔重,教師兼職意願低。

1.應導入全面品質管理概念(TQM),建立資源管理、教學品保及教訓輔品保系統,建構標竿系統比較模式,進行盲點檢視。

2.需目標明確,具體作為,並分層負責,團隊合作,以發揮行政團隊績效。

1.各項教改措施,業務量有增無減,作業日益繁雜,負荷成級數增加。

2.兼任行政人員教學業務兩頭兼顧,更迭頻繁,經驗傳承不易。

1.強化行政人員榮譽感,加強資訊能力。

2.增強行政資訊化,減輕行政事務的負擔。

1.光電科技業導入,在觀光休閒獨厚的宜蘭地區,帶來產業新契機。

2.宜蘭縣政府以『科技縣、大學城』為施政主軸,致力招商,引進企業界投資。

3.未來產業發展,除文化、觀光、環保與資訊基礎建設外,協助傳產業升級,積極引進生物科技、客服電信服務,以及觀光、訓練、電子等軟體產業。

1.宜蘭地區交通稍嫌不便,企業界設廠意願低,工廠就業機會不足,影響學生畢業後之就業。

2.封閉地形使地區工業發展囿於地方資源(礦產與低技術勞動力),低技術勞動力遂成為西部傳統製造業的分支生產線。90年代中期後,傳統產業衰退,新的產業無進一步擴大發展的趨勢。

3.工業產業中,宜蘭製造業產值占全國比重、年成長率,遠落後全國平均水平。

1.加強與政府招生單位、科技校院、地區工業界廠商,建立合作關係,或產學合作或學徒式教學,拓展學生實習領域,增進理論與實務之結合。

2.北宜高通車,運輸要素與產業網絡得以改善,紡織業、人造纖維製造業、電力電子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等北台灣重點出口產業上,可扮演關鍵角色。

4.商業服務發展有契機,惟零售業可能受威脅。觀光總旅次大幅增加會擴大旅遊市場,旅遊產業進一步發展。

1.宜蘭地區三級分類就業數中,農業就業一直減少,商業及服務業持續增加。

2.整體產業結構中,二級產業的生產總值最高,但重要性略降;三級產業成長快速,一級產業則明顯地衰退。

3.觀光產業前景可期、知識產業園區將推動,惟工業產業如何升級與整合,值得學校規劃參酌。

1.加強與產業界交流,建立產學合作機會,進而規劃對應之課程,符合國際需求。

2.辦理產業專家與本校教師協同教學,增加產學互動機會,開拓學生就業職場。

1.縣府以營造生活大縣為願景架構,文化、觀光、環保、資訊為內容,推動良好的產業環境、創造優質的生活空間為目標。

2.家長、校友、基金會及民意代表,協助學校爭取地方資源。

3.落實高中職社區化、社區均質化之資源共享整合理念,加強推動水平及垂直整合,以充份運用地方社區資源,強化社區合作關係。

1.與地方稍缺乏有系統的組織與溝通管道。

2.學校學習內容與科別,尚未積極結合地方特色。

3.目前工業製造業中,具規模工廠較少,尚無法提供建教合作之需。

 

1.宜蘭大學,地理位置相近,且已與本校建立實習合作關係,師生易取得該校之資源,從事教學研究。

2.宜蘭大學、蘭陽技院、佛光大學及淡江大學,可透過合作關係,進行相關科系之課程研究、師資交流,共同發展宜蘭地區產業特色。

3.大專院校陸續增設,形成人力資源培養環境,地區整體發展所提供的就業條件,提供校園人力資源鑲嵌於地方社會的基質。

4.加強與地方各社團之合作。

1.經濟不景氣,公立機關、民間團體能提供資源有限。

2.學生若選擇就業,就業內容常與學校學習相關性小,輔導學生就本業,有其必要性。

3.地方工業產業並不發達,影響學生日後就業選擇。

1.進行社區資源調查,規劃辦理相關活動,有效運用地方資源。

2.辦理相關產學課程合作,以提供學生實務課程之學習機會。

1.落實高中職社區化及均質化,鼓勵學生就讀本校,裨益學校與社區結合。

2.學校積極參與社區活動,進行校外演出,或提供場地服務,協辦活動,與社區團體互動良好。

3.社區職場,熱心提供綜合職能科(特教班)職場實習機會。

1.社區資源未能有效利用整合運用。

2.社區整體營造的共識有待建立。

3.學校回饋措施的辦理仍有待加強。

1.配合高中職社區化、均質化政策,營造學校成為學習社區,促成學校、社區、家長及學生多贏局面。

2.學校設施開放,資源共享,並開辦社區研習營,提供地區產業及民眾進修機會,強化社區與學校互動關係,建構學校成為社區學習中心。

3.配合進修學校屬性,規劃辦理回流教育、推廣教育、終身學習教育。

1.社區之民眾動力稍嫌不足,過於被動,有待加強。

2.參與過多時,對學校、學生或教師,可能形成額外負擔,有過猶不及之虞。

 

1.持續申辦高中職均質化計劃,與社區國中、高中職、技專校院策略聯盟。

2.參與社區人文、藝術等活動,提高師生與社區互動機會,有助校譽。

 

 
二、計畫形成診斷分析
 

辦理

主軸

現況

診斷

97學年度

校務評鑑

機會

中華科大

優質精進計畫

策略

精進事項

課程

教學

1.教師平均年齡37歲,教學充滿活力。

2.教師教學認真、積極,進修風氣盛。

3.101學年度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師數53人,比率43.4%

4.教師陸續將教學資料上傳教學資訊網,有利學生自行上網參閱

 

1.97學年度校務評鑑檢核結果「課程教學」為二等。

2.評鑑建議:

(1)巡堂紀錄表現完善,惟許多所記載之特殊事件(如漏水),並未載明後續處理情形,可再加強。

(2)許多相關章程、計畫,作業要點未註明通過的會議日期,宜改進。

1.導入科技院校經驗,建立教師數位教學歷程,隨時檢視教學,提升教師教學專業與效能。

2.導入科技院校經驗,建置線上學習測驗平台,提供學生數位學習平台,提升教學效能。

1.鼓勵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專業社群。

2.建置數位網路學園與教師個人教學網站,鼓勵教師建置教學檔案,促進教材數位化、教學資源共享。

3.建置線上學習測驗平台,提供學生數位學習平台,教師便於瞭解學生學習差異,研擬有效補救教學措施。

※研擬子計畫:

102-1

教師教學專業精進計畫

學務

輔導

1.學生素質尚佳。

2.學校有48個社團,使學生能盡量依其志願選擇興趣社團。

3.職業類科學生有明顯性向、積極向學的學生皆能充分發揮發潛能。

4.每學年編制親師手冊,有助於強化與家長間之互動關係。

5.輔導人員具有熱忱,與學生互動良好。

6.建制特殊學生個別資料檔案。

 

1.中華科技大學設有完善「學生輔導中心」

2.提供學生適性發展的學習環境,讓學生體驗大學生活。

3.中華科技大學重視學生生活教育。

1.提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涯發展適性輔導策略。

2.協助學生了解技職教育內涵及願景,適性做好升學與就業規劃。

3.規劃以交通安全為主題的成長計畫,建立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。

 

※研擬子計畫:

飛躍展生涯、安全齊步走計畫

專業

類科

1.光電科技業導入,在觀光休閒獨厚的宜蘭地區,帶來產業新契機。

2.宜蘭縣政府以『科技縣、大學城』為施政主軸,致力招商,引進企業界投資。

3.未來產業發展,除文化、觀光、環保與資訊基礎建設外,協助傳產業升級,積極引進生物科技、客服電信服務,以及觀光、訓練、電子等軟體產業。

1.宜更積極與產業界保持良好互動,建立教師前往職場交流的機制,提昇教師實務教學品質。

2.少部分教師專業科目教學,宜再檢討,落實實務致用之學習,如電子學、汽車學。

3.宜再強化廠家求才謀合活動,建立成功媒合的成效。

1.中華科技大學系所類別與本校相近,足以提供專業類科優質精進學術諮詢。

2.中華科技大學業師與產業界互動密切。

3.中華科技大學推動產學合作績效卓著。

1.與中華科技大學辦理各科戶外教學,參訪企業組織,認識產業,使學生體認社會脈動。

2.透過中華科技大學引進業師與產業界,奠定產學接軌基礎。

 

※研擬子計畫:

102-2科技應用暨自動化程式設計深化計畫

102-3精進3D數位內容產業實務技術計畫

 
 

三、計畫源起

        經課程教學、學務輔導與專業類科三大面向自我診斷分析,本計劃於102年4月3日籌組本校優質精進計畫推動小組並召開第一次會議,初步規劃以師資設備、生涯進路與產學特色作為規劃主軸,以中華科技大學作為本計劃協助之科技校院,於102年4月8日簽訂合作意願書。經過多次與中華科技大學電話聯繫及溝通討論,確認以課程教學、學務輔導、專業類科作為協助項目,並提出「102-1教師教學專業精進計畫」、「102-2飛躍展生涯、安全齊步走計畫」、「102-3科技應用暨自動化程式設計深化計畫」、「102-4精進3D數位內容產業實務技術計畫」四項子計畫,並經本校在102年5月1日召開優質精進計畫推動小組第二次會議決議通過,102年5月6日召開「國立羅東高工與中華科技大學102學年度優質精進計畫合作會議」決議通過計畫內容,以期透過中華科技大學在課程、師資與設備之優勢,協助本校「卓越技職,大器羅工」的優質理念再精進邁進。

 

計畫目標

   ※計畫名稱

子計畫

主軸項目

協助項目

計畫名稱

中華科技大學

提供資源協助

102-1

課程教學

課程教學

教師教學專業精進計畫

師資、設備

102-2

課程教學

專業類科

科技應用暨自動化程式設計深化計畫

師資、課程、設備

102-3

產學特色

專業類科

精進3D數位內容產業實務技術計畫

師資、課程、設備

   ※計畫目標

()102-1教師教學專業精進計畫

1. 透過教育專業、學科教學專業、輔導知能及通識研習,發展專業社群,精進教師專業成長,經師人師兼俱,建立良師典範。

2. 建置教學檔案平台,促進教師專業資訊化,加強教學資源共享,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環境平台。

3. 建置線上學習測驗平台,提供學生數位學習平台,便於教師瞭解學生學習差異,研擬有效教學及補救教學措施。

 

()102-2科技應用暨自動化程式設計深化計畫

1. 強化技專校院與高職的聯盟關係與合作機制,整合教育資源,建構高職專業類科學生體驗學習平台,成立機器人社團。

2. 導入科技校院產學資源、策略聯盟、建教合作機制,深化學生從事專題研究構思引發師生從事研發的動機,增强指導專題製作之能力。

3. 建立相關科之師生具有科技應用設計的能力,鼓勵師生參加相關競賽並將應用設計能力付諸實現。

4. 連結科大端提供高職端職場參訪學習機會,引導學生進行職涯探索。

 

()102-3精進3D數位內容產業實務技術計畫

1. 「3D數位多媒體模型製作技術」、「3D動畫製作技術」、「3D遊戲製作技術」,規劃長期、深度學習之研習課程、促使參與人員能達到深化學習、持續精進、實務應用之目標。

2.「數位3D應用」為主題的專題競賽,推廣數位3D多媒體模型製作、3D動晝製作及3D遊戲的相關技術,形成良好的3D數位多媒體實務技術研究風氣。

3. 3D模型製作創意教材、APP製作創意教材及3D遊戲製作創意教材,透過教材製作學習提升教師專業能力,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及成效

         4. 提供職涯探索機會。